穩住自己是種能力

當一股不耐煩冒起,身旁沒人,脾氣只能往自己身上潑,也不顧剛剛打好的文件有沒有存上,一氣之下關閉所有工作頁面——破壞自己所做的一切。

然而,脾氣並沒有隨著文件消逝。

無名火持續燃燒著全身,自己彷彿被困在某種牢籠中,只想瘋狂大叫,只要能夠有個出口宣洩,似乎去揮打牆壁也無妨。

失控是捷徑,卻不知道後果可能令自己懊悔,嚴重一點的,需要花費他人一生的時間修補。我突然開始想像著,自己如果有小孩,是不是此時正準備承接著迎面而來的言語攻擊呢?

「你在生氣,為什麼。」我標記出自己的狀態。

內在沒有回應。

我知道現在只有穩穩地等待這段情緒走過,才能夠真正得到答案。

我坐回書桌,開始工作。

「要不現在去運動吧?」

「要不吃點零食?」

為了加速掃除情緒,腦袋開始提出各種它想得到的方法。

過程中極度不舒服,如同掉到深淵——失去對任何事情的興趣,失去與自己的連結,也失去和外在的連結。

看著手邊熱愛卻停下的工作,這股火停滯了一切,使我們違反了我們給自己的原則——別因為任何人事物停止向前。

我選擇沈默,雙手移回鍵盤,開始下午的工作——以最低程度的專注開始完成需要最少精力的待辦事項,就這樣一邊生氣,一邊靜靜地為這份情緒與和持續向前的自己,保持各自的空間與界線。

互不打擾的狀態,隨著時間流轉,身體一點一點地放鬆了下來,收指尖越來越輕快,剛剛的情緒不復存在。

此時,我再度詢問起自己,關於剛剛的情緒。

對於現實情況的無力,卻又被要求要趕快解決。內在輕聲但快速地回答。

仔細回想,發脾氣的前一刻,自己無意識同意了那些對當時狀態的批判念頭:

「怎麼還沒…」

「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…」

「怎麼不趕快解決…」

「現在做得沒有用啊…」

這份因為眼下境遇所產生的情緒,焦慮急切不耐與自我貶低,幾句話就點燃了自己,狀態進而產生波動。

儘管無法分說,點燃自己的是自我對待的方式,還是再次通過舊有的習慣,經歷小時候承接他人情緒風暴的痛苦,使成年後的自己怒不可遏。

無論原因為何,只有自己回到如如不動的狀態——不做任何評判或決定,不做非慣例的事情試圖減輕,不增加代辦事項的要求,卻也不停下手邊應該要完成的工作。

風暴總會過去,內在的傷也總會因為自己的時刻陪伴,逐漸和緩。

把握與自己相處的學習機會,雖然我並不認為處在失控狀態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,但那些因過往成長經歷刻在骨子裡的習慣,終究還是需要自己學會帶領自己、幫助自己。

解鈴不一定要等待繫鈴人,成為那個為自己主動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