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心週末
📌 To My Dear Readers
Fear of “ feeling ” the pain always looms over us. Yet, here is a question for you: Are we afraid of getting hurt, or actually, of being who we truly are — the ones that love this world so purely? I, too, have been drowned in the fear of crowds and society. The resulting…
人際衝突中成長,我們都為他人降低被對待的標準
所謂的標準,是心對你的觀察——你如何對待自己而成的標準。當他人錯待自己時,我們感受到憤怒,然而,當這句話中的「他」改成「我」時,已經令許多人無法直視。與其說原諒,人的慣性,使我們輕易迴避自我承擔…
在虛無與渴望間:重新定義所想,找回付出的意義
我仍在這個現實世界中呼吸著,卻沒有任何想去經歷的渴望,「想要」的心念,是種幸福與權利,自己的付出是否成就自己,可能我們暫時忘記的是找回重心相信的原因與勇氣
是時候離開:由社會價值與他人情緒回應,走向內在秩序之下的自我確立
很多時候,我們不願意承認,改變是內在的事情,這樣的「放下」,是終點,也是某種開始:開始學習如何不仰賴社會或家庭認可、不透過他人情緒來定義自己,開始重新建構一種安靜而穩定的內在秩序,一種來自內心靜默、與外界無關的價值感。
